走進「心」界──臨床心理師的多元實踐
2025年4月26至27日,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於高雄醫學大學盛大舉行,主題為「心界——臨床心理師的多元素養與實踐」。活動為期兩日,集結來自全台的臨床心理師、學者與相關領域專業者,藉由專題演講、論壇、學術研討與實務工作坊等形式,深入探討臨床心理師在不同場域中的角色轉化與專業價值。
🎤 精采專題演講 × 理論與實務的橋梁
年會首日由來自義大利杜林大學的 Luciano Giromini 教授開場,介紹具國際應用潛力的心理評估工具 IOP-29 與記憶模組 IOP-M,吸引許多臨床心理師及學生到場聆聽。
另一場焦點演講為法律與心理跨域對談,由中正大學施慧玲教授分享《CRC》與《CRPD》在家事法庭中的應用,引發現場關於兒童與身心障礙者保護機制的熱烈討論。
第二日則由立法委員王婉諭以《海星的故事:我們無法接住所有人,但我們不曾放棄》為題,分享她推動心理健康政策的經驗與初衷。她強調:「我們也許無法接住所有人,但我們會盡力接住每一個人。」感動全場,展現公共政策與心理實務之間的溫暖連結。
🧩 多元學術論壇與實務專題,涵蓋從臨床到社區的廣度
論壇與工作坊議題涵蓋極廣,包括:
-
白色巨塔外的臨床心理師:探討心理師如何在教育、司法、社區等非典型場域中發揮影響力,邀請衛福部林靜儀次長與多位實務工作者分享經驗。
-
臨床心理照會議題與挑戰:從團隊溝通到病人照會反饋,細膩描繪臨床現場的多重挑戰。
-
EPA核心任務論壇:集結教學醫院心理師,共同討論臨床心理師的核心任務建構與發展。
-
綠色療癒 × 女性生命歷程 × 成癮治療:從自然照護、女性心理轉折到成癮心理介入,展現心理健康服務的創新與彈性。
同時也安排多場聚焦於失眠治療、安寧照護、心理急救、社區推廣等面向的實務工作坊,讓學員得以深入討論與技能交流。
🧠 壁報交流 × 品牌工作坊 × 知識的再創造
除了主軸活動,年會也安排了壁報論文交流與得獎者經驗分享,讓新進心理師與學生展現研究成果;另有以「寫出影響力」為主題的品牌工作坊,邀請蔡佳璇、蘇益賢、李炯德、林希陶等心理師現身說法,鼓勵心理師在多元媒體時代中建立專業形象、發聲與參與。
✨ 心界不止於會場,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專業旅程
從高山低谷的心路同行,到白色巨塔外的專業拓展,從法律對話到綠色療癒,這場年會讓我們再次看見「臨床心理師」身分背後的溫度與堅持。活動雖已圓滿落幕,但屬於心理專業的探索仍在持續。讓我們充滿能量,持續在各自領域中接住更多的「海星」。